云说思政

李文斌:高校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1年12月02日 09:22   点击:[]

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10月1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这既为我们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高校指明了校企融合、科研攻关的方向。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保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力的重要代表,对发展经济有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大的企业群体,也是解决就业的主要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特别是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细分领域,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不断汇聚起中国经济创新创造的强大活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务规模在细分领域稳居前列,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长期培育,需要各方面托举。以高校为主体,深化校企融合,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是行之有效、多方共赢的方法和路径。

高校深化校企融合,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时代的要求,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十分充分。高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一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高校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主动服务“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推进校企融合走深走实,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加快培养各类卓越拔尖人才。高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资源优势突出。高校有很强的科研力量、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优势,缺的是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的资金投入和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的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作为高校解决了科研经费不足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作为企业,解决了缺技术、缺人才、研发能力落后的问题,还能使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创造出“专精特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的后劲。

总之,校企合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对双方的发展作用都很大。高校要不断深化校企融合,充分利用高校在科研、人才、理念、知识、信息、实验设施、设备、仪器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深化校企融合,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实践已证明具有充分可行性。我国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科研攻关项目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经验丰富,成果丰硕,已经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

深化校企融合,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对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参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实践活动,促使学校科研面向经济主战场,提高学校科研质量,多出快出科研成果、专利成果、原创成果,壮大学校实力,反哺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助推学校创新创业高质量开展。作用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我国的科研转化率一直偏低,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但真正能用到社会中的不足十分之一,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迫在眉睫,十分必要。而对于学校来讲,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又可以用于教学、科研。牵手企业,瞄准专业市场、高端市场、细分领域,主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以较好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零距离对接企业需求,可以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解决高校的科研经费不足问题。二是通过参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研攻关活动,可以锻炼高校人才的科研能力,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三是通过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以收获经济效益。“专精特新”企业市场需求良好、经济效益突出,参与项目合作的高校和科研人员能够取得相应收益。四是通过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以提高学校师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师生通过参与项目合作、科研攻关、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历练,积累了经验,能够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五是可以开阔师生眼界,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事业平台,促进高质量就业,实现学校教学、科研、就业等方面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

高校要把握好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战略机遇。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都出台了鼓励、扶持校企合作的政策和规定,各省也根据本省实际,适时出台了相关方案措施,鼓励本省的高校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鼓励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鼓励高校积极参与企业科研创新和科研攻关,鼓励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如陕西省印发《陕西省瞪羚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办法》《陕西省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陕西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加大培育优秀中小企业力度。陕西省出台秦创原“1+N”政策包,精准支持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这些方案措施,都为高校参与培育“专精特新”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

人才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高校要更好地把握校企融合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机遇,妥善利用好各种政策措施,积极与中小企业开展科研创新合作,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共同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能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筑牢基础,就能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的内生动力。

在这场关系中华民族创新能力、关系中小企业未来竞争力、关系国家经济活力、关系高校未来竞争力的大机遇面前,包括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都应该学习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高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抢抓发展机遇,深化校企融合,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主动投身科技创新、科研攻关,为高校高质量发展、为地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宣传部李文斌

上一条:刘慧: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蜕变 下一条:怀进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