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遥访娲皇古迹,探幽华夏源流

2024年08月04日 17:34 刘宇洁,王钰清 ,杨婷 西北大学文学院“遗韵寻踪 文脉传薪”秦安女娲祭祀仪式国家非遗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2024年7月15日至16日,西北大学文学院“遗韵寻踪 文脉传薪”秦安女娲祭祀仪式国家非遗文化传承实践调研团前往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后参观了女娲祠、女娲洞等地,并深入街巷探寻女娲文化墙,开展实践调研工作,力求全面了解女娲文化,拓宽神话研究视域,探寻中华文明祖脉。

拜谒女娲古祠,感受历史更迭

7月15日,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前往女娲祠进行参观学习。

通过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讲解,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女娲文化融汇了神话传说、民间艺术、传统礼仪等多种元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这其中,尤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三月十五日分别举行的民祭、公祭女娲大典最为瞩目。2011年5月,女娲祭典被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娲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弘扬。

图为实践团队于女娲祠外合照 王钰清 供图

探索女娲洞府,追寻文明遗迹

7月16日,实践团队沿着娲皇街一路前行,拜访了历届女娲祭祀的工作人员常腊腊老人,并前往女娲洞参观。

已经73岁高龄的常奶奶向实践团队成员讲述了女娲洞、女娲祠等相关女娲文化遗址的传说故事。她告诉成员们,传说女娲为风姓,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女娲洞就位于陇城南山的风沟里,又叫洞子崖,相传是女娲出生和居住过的圣地。女娲洞呈葫芦状,一大一小向后沿伸,洞深约一千多米,贯穿整座南山。

实践团队成员们沿着山路向前,两侧奇峰秀岭,林壑幽深,布有炼石洞、作簧洞、议婚堂等众多洞窟,这都与女娲补天、制作笙簧、制定婚姻制度等传说有关。

图为女娲洞外景 刘宇洁 供图

走访女娲遗迹,壁绘古今智慧

7月15日至16日,实践团队踏上了一段深入民间、探寻女娲文化的旅程。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团队探寻了由当地政府主持绘制的多处女娲文化墙。

一路前行,团队来到第一面女娲壁画墙前,壁画和雕塑清晰地向我们诉说着关于女娲的传说:她如何炼石补天,如何用黄土塑造人类,这些故事虽已成为遥远的神话,却在墙上得到了永恒的刻画。

第二面墙上刻写了女娲文化的相关典籍和学者对当地女娲文化的介绍与评论。目睹着整面墙的学界评论与考古成就,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女娲文化在当地的重要地位与研究发展情况,正如墙面上所写的“娲皇故里大地湾,女娲美名千古传”。

最后一面墙名为姓氏图腾,刻画了众多早期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团队成员们结合先前对女娲文化和当地民俗的研究,充分发挥了专业所学,逐一解读了这些图腾的意义,识别出了许多常见的姓氏图腾,如刘、张、杨等。

图为团队成员观察姓氏图腾 刘宇洁 供图

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们聆听了不同年龄段人群讲述的女娲故事,感受到了这些故事在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与深刻影响。团队成员们发现,尽管不同年龄层的群众对女娲文化有着各自的理解和认知,但他们对这位人类始祖的敬仰之情却是相同的,字字句句无不流露出深深的自豪感。

女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乡村的精神文明生活,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此次调研活动,为实践团队成员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先创造和智慧的窗口,他们将用心感受、用行动践行,承担起传承非遗文化的重任,将这份宝贵的文化资源传递给更多人,促进女娲文化接轨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华夏文明之光继续闪耀。


上一条:“赋能乡村振兴”专项计划 | 茶韵商南香四溢,金芽筑梦促振兴 下一条:忆往昔峥嵘岁月,续边疆红色精神——长安大学学子在实践中探索红色历史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