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千年文脉,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性符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新时代青年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以实际行动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重获生机。2024年7月11日,西北大学文学院“遗韵寻踪,文脉传薪”非遗文化传承实践调研团去往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全面了解和记录羌绣的传承现状、技艺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羌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队在宁强县羌族文化博物馆门前的合影
“绣”承千年,“馆”藏万年
7月11日,实践团队前往宁强县羌族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宁强羌族的历史文化脉络。宁强县羌族文化博物馆内展示了丰富的羌族历史文物和民俗艺术品,详细记录了羌族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宁强的许多文化遗迹遭到严重破坏,羌族文化的传承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多方力量促使羌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博物馆内的展品包括羌族刺绣、羊皮鼓舞、傩戏等,这些都极具代表性和观赏价值。特别是羌族刺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美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深吸引了成员们。
羌人迁徙生活组雕展
记录羌族文字的白石
“园”开新篇,“艺”传四方
7月12日,实践团队来到宁强县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探寻宁强羌绣的刺绣技艺和羌绣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参观过程中,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强羌绣省级传承人王小琴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了宁强县羌绣的发展历程和产业园区的基本情况。她带领成员们参观了羌绣产品展区和生产车间,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了园区实行“公司+工厂+合作社+基地+绣娘”的发展模式,如何带动当地百姓实现灵活就业和脱贫致富。
团队成员了解到宁强县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集加工销售、研学教育、民俗体验、培训交流、展览收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已经成为了展示羌族刺绣文化的窗口。而宁强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的成功运营,不仅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促进了纺织、旅游、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产业园中的绣娘刺绣场景
非遗传承人王小琴为实践团队讲解产业园基本情况
古技生辉,匠心筑梦
实践团队专访宁强羌绣非遗传承人王小琴老师分享了她与羌绣结缘的故事。王老师幼时家中老小的衣裤鞋帽皆由母亲刺绣装饰,羌绣这门技艺自小就印刻在她的记忆里。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家对羌绣非遗文化的关注度提高,王小琴老师也认识到家乡人才流失、经济落后,羌绣面临传承困境的状况。于是在政策与现实的推动下,她决定将宁强羌绣传承下去。为此,她走访上百名羌绣艺人,学习各式针法,开设刺绣教学班,将手艺教给更多妇女,带领她们一起通过自己的双手致富,最终成立自己的羌绣文化产业园,助力脱贫就业。不幸的是,2017年工厂意外着火,一夜之间事业又回到起点。尽管困难重重,在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下,王小琴始终没有放弃,奋斗至今。而面对当下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王小琴带领公司大胆尝试,通过网络直播电商渠道进行宣传营销,主动与高校合作创新羌绣产品,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王小琴表示,希望羌绣传承这一事业能够涌入更多新时代青年人,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承事业中来,汇聚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磅礴力量。
团队成员与王小琴老师访谈
团队成员与王小琴老师的合照
结语
在深入探索宁强县羌绣非遗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不仅领略了羌绣这一古老刺绣技法的璀璨魅力,还感受到羌绣在与时代融合发展中所展示出的鲜活生命力。羌绣,作为羌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寄托,成为了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应当肩负起这一责任,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共同书写非遗文化传承活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