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资讯

【高校联播】陕西师范大学助受助学生全面发展探索特色资助育人之路

2022年04月19日 09:48   点击:[]

陕西师范大学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积极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的特色资助育人之路,融合多元育人模式,助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

——服务育人,以生为本。依托党建引领,把好资助育人方向。建立“学生工作接待日”制度,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调研,通过“入学院”“入宿舍”“入晚点名”倾听广大受助学生意见建议及诉求;结合学工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干部每人对接两名学院需要关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定期“一对一”“面对面”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学生问题和需求,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提供资助靶向服务,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

——资助育人,精准帮扶。努力构建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将每学期开学与每月月初动态认定相结合,精准摸排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予以经济资助;积极联络拓源,为学生设立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各类奖助学金27项;在新生入学军训、中秋节、春节、考研、毕业季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学生慰问,传递人文关怀;在发生疫情、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第一时间摸排受灾学生,及时发放临时困难补助,送上暖心关怀;日常做好“奖助贷补勤免偿”资助工作,将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有机融合,每年奖助学生5万余人次,奖助金额1亿余元。

——实践育人,强基拓能。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坚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调研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爱国报国情怀。开展“微爱·远行”爱国励志游学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前往北京、延安、上海、广州等地游学,拓宽受助学生视野;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赴新疆、咸阳等地进行学习实践,通过调研走访、爱心支教等形式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每年10月组织开展国庆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共学党史、爱国观影、参观爱国教育红色基地等形式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每年从勤工助学基金中划拨60万元设立“学生勤助实践创新基金”,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创新,实现自身成长。

——科研育人,学习创新。针对受助学生开展学习及专业能力培训,积极搭建科学研究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创新,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产出成果,提升专业技能。开展“明德大讲堂”,邀请校内外专家教师帮助师范生提升教师教育技能;每学期开展“精锐成长训练营”,围绕英语、演讲、书法、舞蹈、游泳、职业规划等方向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美学素养,促进多元发展;每年划拨20万元设立“学生勤助科研创新基金”,用于学生开展科研项目、提升学术水平,以不同环节答辩的形式优化科研程序,规范、监督项目运行。

——文化育人,春风化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营造积极健康、良好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滋养受助学生心灵,涵养学生品行。学校建校以来秉承“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浸润着每位师大学子;将每年4月确定为“诚信教育活动月”,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秉信立行;培育受助学生典型,以朋辈榜样示范引领受助学生自立自强;多年来坚持以“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的资助育人理念资助教育学生,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劳动育人,塑好“三观”。充分运用新时代劳动教育抓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结合勤工助学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以“志愿服务+劳动取酬”的模式,吸引学生投身劳动实践;依托受助学生爱心社团和服务组织育人阵地,开展劳动和志愿服务工作,引领学生参与共抗疫情;每年植树节组织受助学生开展栽树除草活动,丰富特殊时间节点的劳动育人价值;组织开展“21天诚信劳动打卡”、创建卫生文明宿舍、校园文明督导、食堂光盘节粮等活动,将劳动教育全程贯穿学生学习与生活,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探索学生资助育人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深化完善奖助贷补勤免偿“七位一体”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切的重要问题持续发力,深入推进落实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励的有效融合,教育引导受助学生知恩感恩、自立自强,以自信昂扬的精神面貌积极回应时代号召。

上一条:【高校联播】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搭建“五微一体”互助体系,创新育人新模式 下一条:【高校联播】安康学院易班线上线下齐发力 筑牢国家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