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资讯

【秦思动态】笃信马列初心在 培根铸魂育英才|西安工商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工作纪实

2024年03月15日 09:15   点击:[]

立德树人润无声、培根铸魂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如何善用“大思政课”?如何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由教育部等十部门共同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吹响了进军号,提供了行动指引。 西安工商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办好“大思政课”,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构建“大格局”、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打造“大品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固本强基,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

西安工商学院制定相关指导性文件

学校成立了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筑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常态化、长效型工作格局。制定《西安工商学院关于加强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西安工商学院“十大育人工程”实施方案》等指导文件,不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加强旨在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大思政课建设。

学校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政联席会议至少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大思政课建设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带头走进思政课堂,为大学生讲授思政课;党政主要领导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调查研究,推动思政课建设。学校充分发挥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引领示范作用,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并把该课程作为思政课核心课程,把“四史”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为全体学生开设“四史”教育课,新生刚一入学,“开学第一课”就成为最受新生欢迎的课程,构建起引领示范学、专家辅导学、理论宣讲学、课堂融入学、现场体验学、创新形式学“六学并举”的学习教育体系,筑牢培根铸魂的思想根基。

校党委书记田伏虎、校长杜元虎、副校长龙和平、程波带头讲思政课

打造“金课”,筑牢思政育人主阵地

筑牢“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2022年5月19日,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西安工商学院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院系,把思政课程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提升科研水平,加强理论研究宣传,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龙头,将“政治建院、人才兴院、质量强院、依规治院”作为总体思路,制定并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建设规划。同时制定了“12345”马院建设发展目标:“1”即坚持一个理念,“内强筋骨、外塑形象”;“2”即实现“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省级示范党支部”的建设目标;“3”即在“师资队伍结构、科学研究成果、课堂教学水平”有所突破;“4”即把马院这支队伍,建设“阳光团队、自信团队、精诚团队、和谐团队”;”5“即完成马院建设五大任务。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2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类专项学习活动50余次,进一步打牢思政老师的政治底色,做到教书育人、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确保三尺讲台无杂音。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党支部建设单位,马院被学校评为有突出贡献单位。

成功举办第二届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思政育人学术研讨会

畅通“主渠道”,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建立思政课校、院两级听看课制度,实施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思政课教师一对一帮扶制度,形成思政课教师校内校外、线上线下集体备课的共同研讨机制,坚持举办全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确保教学统一性、规范性。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五个创优: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开展混合式、互动式和启发式思政课教学,以教学研究项目和名师培育项目为抓手,带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深度融入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启发式讲授加线下互动式研讨的混合式教学,积极开展“多堂联动”线下实践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良性互动。

突出新特色,构建“五个一”工作体系。学校着力构建大思政课“五个一”工作体系。即“一个中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中心任务。“一个基础”:狠抓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打牢育人基础;“一个主战场”: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阵地、思政课主渠道;“一个机制”:学院、教研室、课程立体联动机制、“点对点”、“面对面”对话机制,线上线下学习机制;“一个群体”: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本专科生、校内外专家共同参与的思政课群体;“一系列活动”:依托西北民大旧址博物馆、高陵党史馆等红色文化;高陵博物馆、吕楠故里等地域文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开展文化育人、国情育人、实践育人等西工商特色活动,构建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格局。

点燃“助推器”,构建课程育人新模式。探索课堂教学、专家讲座、文化滋养、实践养成良性互动教学模式,形成以核心课为引领、必修课为主干、选修课为拓展的课程群,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制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打造校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体系,培育省级课程思政项目、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实践育人构筑新时代青年》实践课,获批省级一流课程;《西北民大研究与四史教育》获批省级特色课程。

三、建强队伍,锻造思政育人大师资

引育并举,打造大思政名师团队。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利用校内社科人才优势,配齐建强专任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配备专任思政课教师35人,配备兼任思政课教师30余人。建立名师工作室、博士教授工作室,先后引进省内教学名师、博士教授进入工作室任职;聘请长安大学任怀平教授、延安大学高布权教授、西京学院杨宏教授、思源学院刘吉发教授、西安邮电大学袁武振教授等省内著名专家为马院客座教授;聘请社会知名人士、著名企业家、高陵区博物馆、党史馆、西北民大旧址博物馆馆长为马院特聘教授。举行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社会实践研习、教师磨课活动等,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开展“三个一”工程系列活动

培根铸魂,培育一流师资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力军,是大思政可建设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教师队伍是大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决定在全院开展“六要、三可、三为”主题教育活动,六要即要求思政课教师牢记习主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三可、”“三为”,即要做“可敬、可信、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这是对于教师做人师方面的要求。在做经师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全院开展了旨在于提高全体思政课教师理论思维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的“三个一”工程。即“每天马院院长在马院工作群、思政教师工作群发一篇国内顶级思政论文、每周举办一次理论文章学习分享会、每月举办一次高水平学术报告”。通过 “三个一”工程的长期训练,最终要使每个教师成为文章写手、科研高手、教学能手。“三个一”理论思维能力提升工程开展近一年来,所有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授课能力、科研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马院成立一年多来,教师陈妍、马星先后获得省级思政课大练兵教学能手称号;2023年,在评选条件严苛,高手林立的大练兵比赛中,年轻教师张婉宏光荣晋级省级赛道,获得省级思政课大练兵教学能手称号;同时,李丹获得校级最美教师称号;马院院长获得教书育人楷模称号;马院副院长王珊珊获得师德楷模称号;教师逯爽、张婷婷、陈妍获得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目前,马院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较大优化,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20人,助教及以下11人,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

四、搭融并举,建设思政育人大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西北民大旧址博物馆、高陵博物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一是把“大平台”建设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学校大力推进思政课数字化建设,利用数字化技术聚合资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提供教学素材等海量资源。学校大力发展“数字马院”,与超星公司合作,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学校制定政策鼓励教师用好“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鼓励教师开发“大思政课”示范案例,开展教学设计比武活动,建设“大思政课”示范课程。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开发在线示范课程库,建立媒体宣传矩阵,打造“云上大思政课”平台和“青梨派”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构建一个网络化、可视化、便捷化的“大思政课”学习平台。出台措施鼓励学生使用自主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主创作作品,开展思政课微视频、微电影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与参与感。

二是学校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建设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先后在高陵博物馆、党史馆、西北民大旧址博物馆、陕西乡村示范村庙西村、超星公司等建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三是搭建高校校际大思政课交流研究平台。2023年,学校先后主办了全省新时代马院建设研讨会、全省民办院校智慧马院建设研讨会、全国应用型大学思政育人研讨会,为高校大思政建设研究与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搭建了交流平台。

五、细耕“笃行”,打造思政课大品牌

《思政实践育人构筑育新时代青年》获得省级一流课程、陕西省“大思政课”建设试点项目

强化思政实践教学,推动思政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实现思政教育扩容增效。学校积极构建思政实践体系,打造思政课大品牌:

一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部分从相关课程中剥离出来,单独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有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实施方案、教师团队、资源建设、基地共建等内容,共32学时,计2学分。形成了具有西安工商学院特色的实践教学品牌。学校实践教学课《思政实践育人构筑育新时代青年》获得省级一流课程。该课程通过把课堂从室内延伸至室外,将知识引向生活、带入现实融合实践课程,实现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外基地实践和校园生活实践相结合、线上实践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专项集中式与个人分散式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体两翼三化四同”实践育人创新模式。在该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得2023年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二是以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为指导,建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教学结构和“讲着上、辩着上、演着上、拍着上、走着上、赛着上”综合实践教学方法。马院针对每门课程特点,设计实施了实践教学品牌活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注重学生素质培养,设置“尚德杯”演讲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设置“明理杯”大学生辩论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注重历史底蕴培养,设置历史情景剧表演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注重政治参与,设置“筑梦杯”短视频大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注重演讲能力培养,设置“强国杯”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形势与政策》课注重学生对于国内外大事的了解,设置了“时政杯”大学生讲时事比赛。

三是立足“大思政”工作格局,依托思政专业优势,聚焦时代主题,组建“师生共秀”宣讲团。宣讲团采取“1+2+N”形式组团(即1名骨干+2名年轻教师+N名学生),实现以老带新,师生共同成长进步。逯爽老师带领的宣讲团先后深入学生、社区进行宣讲活动,还举办了大学生演讲比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西安工商学院将继续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通过明确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全方位评价体系等方面发力,形成培根铸魂的全链条合力,提高“大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思政课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此,马院提出了2024年建设发展目标思路即:1223456马院建设发展目标和思路。继续强抓内涵建设不松懈,提升马院教师队伍素质目标不动摇,向着高水平马院的目标接续奋斗。“1”即一个理念:内强筋骨,外塑形象。“2” 即两个目标:建设高水平马院和省级示范党支部。 “2”即落实两个标准:2023年马院建设标准,省级示范党支部建设标准。“3”即坚持三个抓手:坚持以评建工作为抓手,全面规范教育教学工作;以“三个一”工程为抓手,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以思政课大练兵为抓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4”即建设四个团队:阳光团队、自信团队、精城团队、和谐团队;“5”即实现五项突破:队伍结构上要有重大突破;学科团队建设、科学研究有重大突破;大思政课建设有重大突破;课程建设有较大突破、实践教学有重大突破。“6”即全力以赴完成六大建设任务:第一,以评促建,全力完成评建工作任务;第二,严格规范,完成马院标准化建设任务;第三,落实标准,完成省级示范党支部验收任务;第四,质量立院,全面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第五,科技强院,全面提高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第六,引育并举,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

目标已经确定,前途无限光明。一个崭新而充满活力的西安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相信这支阳光、自信、精诚、和谐的团队,一定能实现建设高水平马院和高水平省级示范党支部的建设目标!

上一条:【秦思动态】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坚持多措并举助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下一条:【秦思动态】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色铸魂 以文化人 让思政教育滋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