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案例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2021年06月30日 23:02   点击:[]

哈喽,大家好,我是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王丹,今天由我来进行线上集体点名。我们今天要聊一下关于“谣言”的话题。

下面我先分享三则消息,大家来判断一下,是否是谣言呢?

01 疫情期间大强度锻炼可以提高抵抗力。

答案:谣言!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建方: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

在居家防疫期间,为确保运动安全有效,运动强度必须适宜。强度过低,没有锻炼效果,但是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并且运动损伤风险增加。因此,特别忌讳平常不运动、锻炼搞突击。什么样的运动强度是适宜的:运动后感觉轻度的呼吸急促,周身微热,面色微红,内心感觉轻松愉快。虽然稍微感觉有点疲乏,但是经过休息以后可以消除,并且没有疼痛和麻木。

02 喝茶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答案:谣言!

丁香医生团队辟谣:补水挺好,预防病毒没用。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喝茶可以预防新冠病毒。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卫生,勤洗手,吃熟食,远离人群就是最好的预防手段了。

03 新冠病毒可能会长期存在。

答案:可信!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我们要做好准备。2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及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对于是否有可能要做好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王辰表示:像这个病(新冠病毒)我们就是说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01

这三条消息,你的判断是对的吗?

谣言和疫情的发展相伴相生,从一开始的“武汉10万人感染肺炎”“1月26日白岩松邀请钟南山介绍疫情” “吃XX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武汉小汤山重新选址”,再到最近的“可在家使用新冠病毒试剂盒自测”,铺天盖地的各类谣言蹭着疫情的热点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上顽强生存。

权威渠道忙着辟谣,丁香医生开设“辟谣与防护”专栏,微博每日推送辟谣集锦,政府也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信息,疫情数据每日更新,然而还是挡不住谣言的传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02

“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跑遍世界”。

有的谣言是旧瓶装新酒,比如“某某城市飞机喷洒消毒药水”,早在疫情之前,这类谣言就已经满天飞,不定期就在某个城市着陆一下,现在借着疫情又火了一波;

有的谣言是借着权威的名头移花接木,比如“钟南山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使得谣言看起来更具权威性、可信性;

有的谣言纯属凭空捏造,再造事实从而制造恐慌,比如“武汉市某医院存在三具尸体长时间无人处理”,仔细看一下视频画面,就知道是假的;

还有一种谣言,戴着正能量的面具,比如“陈薇院士先试疫苗第一针”,再配上陈院士出征前注射提高免疫力的药物的照片,似乎“有图有真相”,瞬间在网络上疯传……

不仅仅在中国,伴随着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谣言也不分国界。近日,法国政府针对网络上流传的“可卡因治愈新冠病毒”,专门发布官方推特来打假, “可卡因不能预防新冠病毒,相反,这是一种会使人上瘾的药物,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口罩之后厕纸将出现供应问题”引起日本民众哄抢厕纸、“花岗岩能杀毒”让普通的石头价格飙升到800日元到12000日元不等。

……

03

为啥疫情期间,火了一波“谣言”?

其实,人类历史上,每每遭遇重大灾难事件的时候,往往都是谣言四起的时刻。人们的恐慌会带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状态,这为“谣言”的传播制造了非常好的传播环境,再加上互联网时代基本不需要任何成本就可以瞬间实现信息的指数级传播,而谣言的大面积传播又再次制造了更多的恐慌,于是谣言就很容易成为灾难事件的次生灾害。

有意思的是,很多学者认为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与生物网格中病毒的扩散非常相似,所以分析谣言传播的模型也是借鉴了传染病的模型,将谣言传播过程中人的状态分为了易感人群、感染者和免疫者。

易感人群在网格之中不知道谣言的存在或者还没有接触谣言,相当于处于健康的情况;感染者会相信谣言并对其进行传播,在网格中是传播谣言者;免疫者在网格中不会相信和传播谣言。

目前我们看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国内已经逐步得到了控制,但谣言“病毒”恐怕会一直和我们相伴共生、不定期爆发,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成为谣言“病毒”的“免疫者”,才能不被“谣言”病毒侵蚀大脑。

04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谣言”被定义为“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如果不传播,它就只是一个消息,但进入传播活动之后,它就会开始引发“蝴蝶效应”。

一则“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被误解为“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治疗新冠病毒”的谣言,造成无数人大半夜去药店排队购买双黄连口服液,线上双黄连口服液售空,甚至连动物用的双黄连也脱销,以及双黄莲蓉月饼占据微博热搜、小柴胡颗粒表示不服。

所以,你看,谣言太可怕。

任何传播活动都离不开:传者、受者和中介,“谣言”也不例外。

那么,让我们从“谣言”的源头、传播和受众,去揭开“谣言”的面纱。

05

首先,“谣言”从何而来?

有人可能是为了牟利、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于是编造、散播不实言论。最近有一种声称佩戴在身上就可杀菌防病毒的“消毒卡”成了“网红”,自称可持续散发二氧化氯,随时随地净化使用者周围半径50厘米内的空气,淘宝店月销量达到3368件。而专家辟谣说 ,二氧化氯是一种氧化消毒成分,可以杀菌消毒,但前提是要达到一定浓度。在脖子上挂个消毒卡,生成一点低浓度二氧化氯随风飘散,作用非常有限。

那则“武汉市某医院存在三具尸体长时间无人处理”的视频则是最早在境外某视频网站首发,然后又在国内发布,发布视频的网民IP地址也在国外,谣言发布者想利用大家对疫区的不了解和网友们关心则乱的心情进行煽风点火,造成民众恐慌。这是来自境外组织别有用心的输入。

“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来自美国”的这则谣言,则是网友信息的理解偏差。新闻截图原文为“CDC confirms first coronavirus case of “unknow” origin in U.S.”的意思是:“美国疾控中心确认美国出现首例无法确定病源”新冠肺炎患者。”网友说,只背单词不学语法的人,就不要瞎翻译了。还有 “湖北产地的水果不能吃”、“家禽家畜海鲜都不能吃了” 的谣言,这是对科学知识了解太少造成。

在病毒来源不清时,有人盲目猜测造谣称“解放军在武汉P4实验室制造的病毒传染了市民”,甚至到现在还有人用阴谋论对病毒来源进行臆测,而这些不负责任的主观臆断都为“谣言”事业“添砖加瓦”了。

利己主义者、别有用心者、被认知能力局限者、盲目猜测者,有了他们,谣言的从来都不缺少出处。

06

就是他们村的”……谣言越传越真,我们相信谣言的基础,是我们相信传播谣言的人。

有了社交媒体软件之后,尤其是微信朋友圈和群聊,大都是基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网,大家会针对疫情的恐慌或愤怒产生一种情绪的共鸣,这种相对私密且信任的环境更适合传播网络谣言。

对疫情的恐慌,让人们将能够带来慰藉的各种信息无限放大传播,比如盲目相信转发“盐水漱口能够杀死病毒”,于是满怀好意地赶紧转发给亲朋好友,希望他们也能不被感染;

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让人们在众多谣言中找到和自己的认知相符合的信息进行偏颇吸收,比如“华南海鲜市场老板是省政协副主席郑心穗儿媳妇”这样听起来就很有爆点的谣言,将其以情绪宣泄的方式散播出去;

对标新立异的追求,让人们期望通过传递一则别人都不知道的“小道消息”以体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母猪开口说话,吃鸡蛋能抵抗疫情”;

甚至有的时候仅仅是想在闲聊的时候,说点什么而已。

于是,谣言就这样被扩散了。

07

谣言的受众是你、我、他,每一个可能看到谣言的人。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认为:谣言在社会系统中的扩散,与事件的重要性和信息的模糊性成正比,而与个体的判断力成反比。

对于受众来说,事件的重要性就是和我们自身的相关性,新冠肺炎疫情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有关,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信息的模糊性,则是指和疫情相关的消息的公开程度。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对病毒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一开始的信息发布不及时造成了疫情初期的谣言非常多,比如“武汉疫情十万人感染”等消息,但后期随着信息越来越公开,很多谣言不攻自破。所以,我们都期望能够得到全面的信息去相信事实,而不是在“谣言”中打转。

在受众的环节,“个体的判断力”作为一个与谣言传播效果呈反比因素,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提升的。

个别受众的轻信、盲从和非理性,都会导致自己成为“不自觉的造谣者和传谣者”,无形中会对谣言扩散和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08

提到“谣言”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无法避开的是 “8名武汉医生散布疫情谣言”被约谈的话题。1月29日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接受央视主持人鲁健采访:对于疫情初期8名武汉市民称:"出现SARS"被约谈,曾光表示,这8个人是可敬的。

我们感谢他们在疫情初期就为我们释放出了信号,但我们也为一开始的信息封锁和不公开透明而感到遗憾,这与目前我国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我们也承认这次疫情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短板和不足。

2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我们期待一个真相,我们也希望未来来自专业人士的善意信息不会被粗暴地当成“谣言”来训诫。

但我们不希望,有人利用公众情绪去炒作谣言。“李文亮的早期预警,使他成为警方的袭击目标” “假装全力抢救,导致肋骨全断,面目全非”“李医生前几天接受了记者采访,所以要杀人灭口”这些凭空捏造的谣言,借机炒作,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还有近期司法部对外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各类平台引起网友热议,不少网友提出了合理的担忧。

比如是否会有“超国民待遇”和“门槛较低”的问题,司法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条例》目前尚处于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将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对公众所提的意见建议,认真深入予以研究。

但条例竟然会掀起一股“保护中国女孩”的言论,引发出了各种“被迫害式妄想”。

09

面对互联网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我们需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对信息判断、评价、辨识的能力,这是信息时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

我想,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一定是首位的,相信科学才能够不被认知能力局限,片面相信谣言;其次,提高警惕,对非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照单全收,而要“让子弹飞一会”之后再仔细鉴别、多方求证;最后,我们在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的同时,也要成为真相的传播者。

我们期待新冠肺炎疫情尽快过去,期待和大家的尽快重逢,也希望在这次切身经历之后,我们都能够成为谣言病毒的“免疫者”,理性和全面的信息是面对谣言“病毒”最好的“疫苗”。

也希望未来,我们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偏激、不片面、心态平和地看待问题。

上一条:渭南师范学院:书记小喇叭 育人大能量 下一条:丁香2号书院“家国情怀”专题线上集体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