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感谢各位同学的收看。咱们上节课分享了USP法则的四项基本原则,然后大家应该也听说过HR筛选简历速度非常的快,基本上就平均20秒左右,那你的这份简历能不能短时间的吸引到HR就很关键了。所以说简历是敲门砖,这一点都不为过。只有你简历通过了才能进入面试,所以简历制作这块非常的重要。那咱们今天就来说一下最核心的这一块:如何运用USP法则进行经历或者工作的描述。举个例子,有当过助教或者是家教这样一个经历的同学就会有更深的感受。比如之前有一个同学给我拿了一份他的简历,上面就写到去做家教,然后学生成绩提高了多少,家长很满意,主要是负责物理化学这些科目的一个辅导。基本上他对这个经历就进行了这样一个描述。那么如果咱们就以作辅导机构的助教,这样更直观点,以这样一个角色来进行USP法则的包装,大家看一看有什么区别。这个是我以前指导过的一份简历,为大家对比一下,比如刚才说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的授课,与学生们沟通,然后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家长比较满意,这是刚开始的描述。改过之后就是:担任数据结构与算法方面专家的助教,负责与百余名学生沟通,进行疑问解答,提升学习效率,这是他具体工作方面的的一条描述,接着,指导学生做专业课实验,每周进行8份报告修改或学生好评,这是他面对学生的这样一个工作内容。第三条就是一个结果化的,每周批改60余份作业无一错漏,并承担期末监考工作,供共计30余场,考风良好。大家感受一下,第二条里面是不是有了数字,那就对应了用数据说话,是不是有了结果就对应了用结果说话,那么最关键的这个关键词和动词说话,你看这个改过之后有担任、负责、疑问解答、效率提升、指导学生、进行批改、承担期末监考等等,大家发现没,如果你是去面试这样的一个助教或者是认课老师或者相关岗位的话,那么这些关键词是不是都会在岗位职责里面?所以,这就是运用USP法则进行这样的一个简历修改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效果。这节课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