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婷姐说就业的听友们,大家好,最近一段时间有很多省份开始举办省级的教师讲课比赛,所以有很多老师跟我探讨怎样上好一节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这个问题。去年三月,应北森的邀请,我曾经就这个主题做过一次线上的交流,当时做完线上分享后,有很多老师加了我的微信,愿意继续交流,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那么今天,借着老师们旧事重提的机会,也结合我这一年多在课程讲授方面的一些新的感悟,再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主题。
前几天上完课,有个学生追出来跟我聊天,他说:“老师,我最早的时候其实没准备好好听你的课,第一次来上课的时候是带着高数、英语作业来的,但是听了一次以后,感觉确实对我很有用,所以后面就好好听了。现在每次上完课,都有一种没听够的感觉。”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在这十五年里,这样的对话出现过很多次。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课前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准备了自认为很丰富、很有用的内容,课堂上我们施展浑身解数,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但是,学生却并不买账,做其他作业的,玩手机的,睡觉的比比皆是,在这时候总能想起一句歌词“我的柔情你永远不懂。”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好像滚烫的碳火忽然被浇了一盆冷水,一下子懵了。怎么做好课程设计,让你的课程有趣有料又落地,我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同行。今天我想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传播学视角看课程设计的实质。第二,紧抓“三点”,设计传播内容。第三,按照“香槟塔”的传播手段,让你的课程有趣有料又落地。
一、从传播学视角看课程设计的实质
如何提高课堂效果的质量,其实是有章可循的。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渠道,课程教学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析,探索课程教学设计的模式创新。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了“5W”传播理论, 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说给谁听’—‘取得什么效果’”,课程教学活动同样可以按照这一传播链条进行设计。在传播过程中涉及到的四个因素——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手段均会对传播效果造成影响。具体到我们的授课,传播者是确定的,就是各位老师,传播对象也是相对确定的,就是我们的学生或者听讲座的听众,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的选择和应用取决于传播者的抉择,成效有赖于传播对象的接受和反馈,教学效果问题即传播链条中传播效果问题,是教学链条的最终反馈。而教学设计主要是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进行整合规划,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传播内容——“三点式”课程内容设计
上课讲什么,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对于课堂授课,教育部已经给我们规划好了大纲,一般大家按照大纲准备内容即可,但如果是专题讲座,那么就需要根据听众的需求、听众结构、主办方的目的来准备内容。在准备课程内容时,我们一定要抓住学生的三个“点”来准备课程内容。
1、痛点
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客户需求调研。我的经验是,先要了解听众的结构,都是什么人听,他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准备相应的内容。我一般的做法是,如果是校内教学,我会提前邀请部分学生代表搞一个座谈会,请学生真实的反映他们目前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面的现状,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如果是校外的课程,我会提前和主办方沟通,请他们帮忙完成这个工作。如果他们完成实在有困难,我会在课堂上现场调研,了解听众的需求,根据大家的需求马上调整课程侧重点。或许有人会问,那万一课堂现场调研没有人发言怎么办?这种情况也肯定会出现,前几天我上本学期第一节课,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在做需求调研时,学生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提什么问题。这个时候可能有些老师会崩溃,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进行。有个卖鞋子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就是有两个制鞋厂分别派了一名销售人员到一个岛上去销售鞋子,一个销售人员到了后很快打道回府,告诉他的上司,这个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我们没有市场。而另一个公司的销售则兴高采烈的给公司发了个电报,兴奋的说,这个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我们的市场很大啊。没错,我们要做第二个销售,越是问不出问题的学生,其实越需要专业的课程和指导。所以,当学生提不出问题的时候,我很快在黑板上列出了以往调研时学生主要提的一些问题,每写出一个问题,就问学生,这个问题你们有吗?学生回答“有”,OK,那我就讲这个问题,两节课讲完后,我问学生,现在大家对就业这件事有感觉了吗?好几个学生说,感觉到压力了,这就说明学生开始思考了,这是好事。下课后就有学生过来找我咨询职业选择的事情,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这其实就是在找学生的“痛点”,痛点找到了,学生受刺激了,听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提高了。
2、痒点
“痒点”是学生为解决“痛点”的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技巧等内容。在这一部分,我们就要针对学生最想了解的内容进行设计。比如最近学生求职总是投递简历后就杳无音信,这是学生的痛点,我们分析原因,有可能是简历做的有问题,那怎么做一份成功的简历呢?这就是他的“痒点”,我们专门针对他的“痒点”进行讲解,他肯定听得比谁都认真。
3、惊叫点
上一门课其实不难,因为现在各个培训机构都给大家提供了很多范例,很多人参加过一次培训后就能很快掌握上课的知识和技巧,回来照葫芦画瓢也能把一个学期的课程讲下来。但是,上好一门课却并不那么容易,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对培训机构的课程进行改良,改良的原则第一是要结合自己服务客户的特点,比如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的学科专业、性别、家庭出身,面对同一个问题时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肯定不同。如果对培训的课程不加改良,不加思考的照搬照抄,很有可能会和实际工作形成两张皮,也不会真正帮助到学生,所以一定要根据听众特点设计课程内容。其次,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研究,充实到理论的讲授过程中,有理有据,这样课程的内容会更丰满,也更有说服力。比如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我承担的一个省级项目就是专门研究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结构。就业力很多人在研究,但是省属高校学生的就业力要求和985.211高校的学生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做针对性的研究。当时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共发放了500份面向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涵盖了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发放了1000份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涵盖了省属高校的所有类型和学生的所有类型,最后运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并得出结论,当我在课堂上呈现相关调查数据的时候,学生惊艳的表情还历历在目,也更认同课堂的内容,这比我们讲多少虚无缥缈的案例更有说服力。
总结一下,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我觉得就是要牢牢抓住这三个点要多练,记得当年我参加讲课比赛的时候,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准备一节50分钟的课程,那个过程真的是特别痛苦,讲稿修改了无数次,我的家人、老师、学生都被我拉过来当过听众,但是对个人的提升还是很大的。另外我坚持13年面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设公益课程,每年两次,一个方面是希望通过自己所学帮助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此机会多多锻炼,所以每年的课程内容都会更新和升级。另外我还在喜马拉雅上开辟了“婷姐说就业”的专题节目,定期更新,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收听一下。
三、传播手段——有趣、有料又落地的香槟塔模型
解决了课程内容的问题,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传播手段的选择,即通过什么方式、结构来呈现你的课堂内容。在这里我们需要用到一个模型,他有一个很好听的名称,叫做香槟塔模型。婚礼上的香槟塔,一层一层摞起来的那种,相信很多老师都见过。那么香槟塔是怎么倒满的呢?是从上往下一层一层的倒,只有上面的杯子倒满了,香槟才会流向下一层的杯子。 每一堂课,或者每一次讲座,台下每个听众脑子里。都有一个香槟塔,这个香槟塔有三层结构,最上面一层叫态度杯。为什么要倒态度杯,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学生在刚刚进入你的课堂的时候,你觉得他对今天的课程主题有没有自己的固有理解?一定有的对吗?只不过他的理解深浅程度不一,他的这个固有理解可能有利于你授课,但可能不利于你授课,比如说有没有这种学生呢?“职业生涯规划课,恩,我等了好久了,听说这门课特别有用,今天我一定要好好的听听……”有这种学生吗?当然有了,但是多吗?如果我们那次上课,台底下坐的全是这种学生,我们那天的课堂效果肯定会非常好,讲师个人也会非常的有成就感。但是能碰到这种学生的几率真的是太小了。那有没有另外一种学生呢?说这东西没用啊,都是一些理论的东西,跟我没什么关系,要不是因为怕点名挂科,我才懒得上这门课呢,浪费时间。有这种学生吗?肯定有,而且挺多的吧,不是在学生中流行一句话嘛,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据我所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在很多高校还是选修课,即使是必修课,也是那种不会引起学生重视的必修课,那么学生听课的心态就可想而知了。当然更多的可能是下面这种学生,哦,职业生涯规划?听起来好像有点意思,不过无所谓啦,反正没意思的话我可以刷刷剧,聊个微信,一节课也很快就过去了。所以,各位,你发现了吗?这个时候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是各式各样的,而且更大的可能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兴趣听课,所以你需要在课程一开始先把他态度杯里的脏水给清空掉,然后重新装满,装进去有利于你课堂认知的一些东西,告诉他,为什么要听这门课,这门课能够给他带来些什么好处。接下来,才能进入到第二层倒知识杯,给他讲知识,讲道理,教技巧,进入课程的主体部分,只有学生的态度杯被倒满了,他们相信并且愿意听你讲的东西了,这个时候才能往下教知识,讲理论讲模型。那么是不是态度杯和知识杯倒满了我们的事情就完了呢?在我们授课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场景:你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底下听得如痴如醉,四目相对时觉得彼此真的是心有灵犀。可是,下课后呢?学生一如既往的茫然,继续做无序的震荡运动。所以,为了让我们的课程落地,让学生听了以后知道该怎么做,一定要倒第三个杯,叫技术杯,给他落地的方法和工具,让他有行动,能够做出实际效果来,否则就只能是课堂很激动,想想很感动,回家以后,一动不动。任何一个课程,都需要按照这三步把杯子倒满,这个人才有可能在你的课程当中学到东西,并且转化成行动。所以你的课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设计,知道学生的心理状况,才知道怎么对症下药,所谓课程设计,就是第一,你的课程需要有合理的结构,你得明白这层结构是干嘛的,你需要一层一层的往下倒,一直把这些杯子全部倒满了。第二你要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倒这些杯子,别你倒了半天,全撒到外面去了。
接下来言归正传,我们开始讲基于“香槟塔模型的”传播手段。一般而言,课程的开场往往和倒态度杯是结合在一起的。有人做过调查,一节课或者一场讲座,前五分钟决定了听众会不会继续听下去。开场应具有功能性,好的开场应该真正打开听众的心扉,让他们把自己的需求主动和课程进行有效链接,迫不及待地期待你继续讲下去。那么怎么能有一个好的开场呢?我们可以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就讲明白你的课程价值,为什么要来听我这门课,通过我的课程能达到什么好处,这是倒信念杯的目的,倒信念杯的目的用两个字来说就是“说服”。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说服呢?推荐这么几种具体的方式。
第一种:故事和案例。故事和案例其实差不多,但是有一个细微的区别,案例往往是真实的,说某某学院的谁谁谁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而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真实的,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但是,不管是故事还是案例我都建议把它讲的跟真的一样,尽量不要用寓言故事。有一次,我在听我们一个同行的课的时候,他讲了这么一个案例,说动物园要举行一场联谊会,领导狮子对小驴子说,你嗓门高来一曲独唱吧,小驴子说我不去,我唱的太难听了,狮子说那你去客串一下主持人吧,小驴子说我不去,我的形象不好,狮子很郁闷说,那你愿意干什么呀,小驴子说我只要拉磨,狮子只好说,那你去拉磨吧。故事讲完了,然后这位老师发表了一段评论说:在职场不能像小驴子一样只知道拉磨,除了本职工作,公司里的其他事情都应该主动尝试去做,如果什么事都不去关心,什么情况都以本职工作为挡箭牌推脱的话,久而久之你就只能是原地踏步。案例结束了,我说这个寓言故事很好,很能代表职场当中一些典型的消极行为,但是有一点,听众一听就知道是编的,有点幼稚,代入感和可信度不够,如果我们把把狮子改成老张,小驴子改成小王,再增加点细节,渲染下情节,就能增加案例的真实度,真实度往往就等于可信度,让学生一听就觉得:哎呀,我不就是那个小王嘛。你讲小狮子小驴子听起来太远,降低了可信度,甚至会有人嘲笑你,这么幼稚的段子也讲,这种方式给小朋友讲没什么问题,不过给成年人来讲还是要慎重一点。我的课程当中讲故事讲案例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但一定要让听众觉得这就是真的,当听众觉得这事儿就是在生活当中真实发生过的,他才更愿意相信这个故事背后传达的道理。那么怎么积累案例呢,我的做法是,多接待学生咨询,学生在咨询过程反映的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这样的案例在课堂上讲的时候,很容易吸引听众的心,把他的注意力牢牢的抓在你的课堂上。还有一个经验就是多和学生交流,闲聊的时候他们就能给你反映很多问题,我会经常和学生聊聊天,当他们谈到一个我觉得很有用的案例的时候,就赶紧记下来,反复推敲,用在课程最合适的位置。
第二种有效的说服方式是多媒体,最典型的就是放视频,当然这个视频也要好好选择。找视频也跟案例或者故事的要求一样,尽量是真实的,这样才更有说服力。我在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的时候,在求职前的准备这一讲,教学大纲上要求要让学生做好心理、能力各方面的准备,如果光讲大道理肯定没什么意思,我就选取了几个视频,一个是我是演说家的选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盲人播音员董丽娜,通过这个视频说明不要因为自身的能力、缺陷而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每个人通过努力都有可能与梦想紧紧相拥。还有一个视频是对黄晓明的一段采访,黄晓明说了这么一段话:“十二月要往冰水里扎,吊威亚吊的眼球充血,苦吗?当然苦,但是有人说,你为什么要演杨过呢?我选择努力精彩的过一生,就是要付出代价”,通过这个视频鼓励学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退缩,想要成就梦想,就要付出全部的努力。就这样,每讲一段理论,紧接着播放一段佐证的视频,而且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学生受到的触动就很大。那次课后,有同学在学校百度贴吧里发了一个帖子,说这个老师上课跟搞传销一样,有种魔力,能够抓住人心,在场的同学都疯狂了。然后底下就有学生问是在哪个教室上课,要去蹭课。
第三种有效的说服方式是互动游戏。一个好的游戏互动可以极大地震撼到学生的内心,触发他们去思考,但是想要做到特别难,因为它对两个东西要求特别高,第一是对游戏本身要求特别高,这个游戏要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本身就得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而且还要很好的隐喻到职场中或是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现象,这样学生在游戏过后才有可能被触动。第二个是对讲师的功底要求高,做游戏互动最悲催的情况就是,学生玩的时候特别嗨,但游戏一结束老师引导大家说:这游戏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思考啊?大家就不吭声了,教学和游戏割裂开来。讲师没有很好的将学生从游戏场景当中引导到教学场景当中来,这个引导需要悄无声息,顺其自然,而不是强行拉回来,这个就考验讲师的功底了。我在讲职业生涯规划课第一课时,最喜欢用的一个游戏是“心中的图画”,就是把学生围成一圈,每人再发一张白纸,先通过冥想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然后自己先在白纸上作画,画几笔后喊停,然后传递给下个一人继续做画,若干次传递后,再把这幅画返回到最初所有者的手中,让大家给这幅画打分,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极高,极低和中不溜。极高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几种:别人画出了他内心的那副画,或者别人画的画超出他的预期,给了他惊喜。而中不溜和极低一般会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返回自己手里的那副画不是自己想象的或者跟自己想象的有些不一样,最想要的部分别人没有画出来。通过课堂讨论,最后引出做这个活动的目的:告诉学生自己的未来如果不主动描绘,就只能任由他人涂抹。这个游戏用过很多次,每次效果都很不错,大家也可以尝试下。
对于课程的开场我还有一个经验,就是把要说的话都写下来,然后反复改,反复练,反复找感觉,给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找到对的感觉。我最近在读一本书,就是黄铁鹰老师写的《海底捞你学不会》,他在序言里说,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太太是他的第一个读者,如果哪一部分他太太读了不感动,那他就重新写,直到他太太被感动到。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经常被里面的故事感动到热泪盈眶,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能够直达人心,产生共鸣和震撼。我们设计课程也是如此,一定要能够让你的听众感动,并愿意继续听你讲下去。
第二步我们需要倒知识杯。我是一个一岁四个月宝宝的妈妈,可能很多有宝宝的老师都有这种经历,就是孩子愿意吃饭的时候,小嘴长得大大的,你喂一勺吃一勺,一碗饭很快就见底,但是如果他不愿意吃呢?我家宝宝是嘴巴紧闭,任你再怎么哄劝,也是不吃一口。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很崩溃。我觉得教师授课就像喂小宝宝吃饭,要想让这个小宝宝吃饭,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这个小宝宝愿意吃饭,这是我们倒信念杯的任务,然后是让小宝宝吃起来觉得好吃,愿意继续吃,换成培训的语言就是让学生听起课来津津有味,一点都不觉得课堂难熬。这就是倒知识杯这个环节需要努力的方向。这个环节才是课程的主体部分,这部分体现的是讲师的专业性,你的课程有没有料?在你这到底能学到多少东西就取决于这个环节了,那么进入课程正题以后一般是怎么讲的呢?
很多讲师都是把知识点罗列,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第三是什么?这种方式好吗?从传输知识的角度,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逻辑性,能够让学生明白课程的逻辑结构,是比较清晰的。但是从传播的角度来讲,这种方式就不是非常的适合了。传播学鼻祖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书中说:人际沟通是一个高度循环的动态过程,并且沟通双方都是沟通行为的主体,双方的有效沟通,必须通过共同的意义空间来进行。上课不仅是要把知识点罗列出来,更重要的是要让你的学生听懂你讲的内容,并且学会你教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把课程内容做点深加工,不仅要按步骤把饭做熟,还要加一点点盐,剁点蔬菜和肉肉,倒点核桃油,小宝宝吃起来才会更香。怎么把你的知识做深加工呢?我们有三个大招。
那第一个招数就是游戏化设计。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啊,最近一年有一款手机游戏特别火,知道是什么吗?吃鸡!请问你玩吃鸡游戏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你停下来不继续打了?我在课堂上问我的学生的时候,他们的答案一般都是:宿舍熄灯了,女朋友打电话来了,手机没电了……发现了吗,学生打游戏的时候很少因为累了烦了停下来,如果你能在讲课的时候营造出打游戏的感觉,你猜你的学生会不会喜欢上这样的课程?所以第一个大招就是——游戏化设计。当然了,你也别期望太高,再怎么游戏化也不可能让学生达到像对吃鸡游戏那样的痴迷度。我们这里的游戏化是指将本来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通过精心的设计,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强化学习效果。这一点我觉得一些讲师就做的比较好,一般都是先抛出一个理论,然后会有一个体验性的游戏活动,让大家在游戏中体会和领悟理论的内涵,既有趣又有用。
第二个大招,左右脑切换式。人的左右脑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左脑负责逻辑,讲模型,讲原理,分析数据,而右脑呢?讲故事,负责情绪或者画面,接收情绪,处理情绪。课程的呈现方式,也可以分为左脑方式和右脑方式,设想下,如果一个老师全是用右脑的方式来讲课,会是什么样呢?讲了一个段子,又一个段子,一个案例,又一个案例,讲完之后再给你放个小电影,请问学生是什么感受呢?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那实在太爽了,一点都不会打瞌睡,但问题是什么?学不到啥东西,缺少干货。这就像你去饭店吃饭的时候,给你端上来一盆辣条,味道好吗?很好,那个料很足,但是有营养吗?没有!再换一个,如果一个老师总是用左脑的方式给你讲课呢?不停地给你讲道理,分析数据,讲完之后,再给你提炼出来一个模型,模型提炼出来以后,再给你解释为啥会有这样一个模型?请问,学生会是什么感受?很累,很枯燥,很容易开小差,这就像你去吃饭的时候,人家给你端上来一盘压缩饼干,是好东西吗?是啊,营养非常充足,但问题是,干巴巴的不好吃啊。一盘好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既有营养又有味道。一个好的课程也是如此的,既要有足够的干货,又要充满趣味,干货是内容决定的,而趣味是形式决定的,那么,你的课程当中有料没有料,是哪个脑决定的呢?左脑。那你的课程有趣没有趣,又是哪个脑来负责的呢?右脑,那么怎么才能呈现一个既有料又有趣的课程呢?答案是左右脑来回切换。比如我在讲大学生就业形式这一部分内容时,就是采取左右脑结合的方式,先讲一个针对性的案例,然后再给出一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每一次话题的升级都是右脑在前,因为右脑轻松形象,可以很轻松的引导听众,然后再给出数据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实实在在的干货,这样提高了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把本来枯燥的部分变得生动起来。这就需要各位在平时多积累案例,我上课的很多案例就是咨询过程中积累的,既满足了真实性,又体现了趣味性,效果很不错。
第三个大招U型原则。什么是U型原则呢?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普通人从早上8点上班到下午6点下班,这段时间里他的精力是怎么样一个走势呢?一般情况,上午刚开始时最兴奋,然后开始缓慢地走下坡路,到什么时候是谷底呢?关键看你什么时候吃饭,几点钟吃饭?饭后半个小时以后往往就是谷底,因为这个时候肠胃在和大脑争抢血液中的氧,人往往会比较困。下午三四点钟左右又重新走高,画在坐标上,就是一个U型,这就是U型原则。那么,请问,这个原则对我们的教学安排有什么启示呢?在学生精力旺盛的时候,应该讲些什么内容?又该采用什么样的授课形式呢?在谷底附近讲些什么内容又该采取什么授课形式呢?答案是:在精力旺盛的时间段,讲师需要多讲干货,比如讲理论,补充知识,这个时间段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精力,但是在谷底附近,千万不能这么干。就需要讲那些知识密度低同时不太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思考的内容,多互动,多演练。
上课,就像喂小宝宝吃饭。倒态度杯,是让对方想吃,倒知识杯,是让对方觉得很好吃。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倒技术杯是什么呢,是让对方好消化,好吸收,让人快速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清晰地知道如何落实到行动上,如果没有转化成行动,那么学习就是无效的,倒技术杯是让行动转化为技能的关键。怎么利用课堂这短短的时间把内容落地,我们有两个方法:第一,理解记忆,这个理解记忆其实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先理解了才能谈记忆,理解的深了才更容易记,否则的话就是死记硬背,这里常出现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讲的太复杂,简单的内容呈现出来应该是简单的,这很好理解,但是复杂的内容呈现出来也应该是很简单的,这个才是讲师的价值。悲催的情况就是简单的东西你讲复杂了,复杂的内容你把学生讲蒙圈了。第二个问题是对方都听懂了,也认可,但是听过之后,原来怎么办,现在还怎么办,丝毫没有行为上的转变,也就是说他虽然听懂了你的话,但是他没有真正理解你的观点,你的讲述没有冲击到他的内心。举个例子,有个小宝贝眼睛出现点问题,妈妈带着去看医生,医生检查了后说,宝宝看东西的时候,当被观察物体超过一个特定距离之后,会在视网膜前偏离正常交的地方,产生一个和本体相叠加的虚像,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是因为调节晶状体曲率的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晶状体丧失了部分的复位能力。可以通过手术来纠正。各位,大家听出来这个孩子怎么了吗?可能有些医学院校的老师能听出来是近视了,但是一般的人能很容易听出来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这个医生犯了什么毛病?他在用自己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内容,但是对方却未必能很容易的理解。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一书中这样阐述:沟通者遵循有效宣称的原则,一定要使用双方或所有参与沟通者都能够明白的语句,特别强调对等主体和交互意识。作为一名讲师,在上课时你得找到学生的理解层次,把专业的语言翻译成学生能听得懂的“人话”,然后用他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授,这才能够保证对方快速的理解,理解了之后还能回忆起来,这是课程落地的基本要求。这一点在我授课的过程中也是深有体会,以前给学生上课时,一讲到理论就是很多专业术语,这个时候我发现学生就开始在底下窃窃私语,或者有的直接开始睡觉。后来我发现,如果我把这些专业术语同学生熟悉的语言、名词、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联系起来的时候,课堂效果瞬间好起来。我们现在都在讲职业化专业化,那么怎么做到专业化呢,我认为要做到三点,即专业化知识、专业化思维、专业化行动。比如有一次在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说到一则新闻,就是某地公务员考试笔试第一名的考生,面试时被刷下来。当时学生是把这当成一种社会黑暗面来谈的,但是我马上产生疑问,这个人报考的是什么岗位?如果她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但是报考的是外交部、或者需要与人经常打交道的岗位,那么他面试被刷下来,我认为是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进步,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学而优则仕,但是是不是所有学习好的人都适合进入仕途?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当你用这种思维去看待世界时,好的案例俯拾皆是。这几年,为了了解学生的语言体系,我随时关注大学生的兴趣动向,每次出现新词,都第一时间百度,或者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然后尽快用到我的课堂中去,比如蓝瘦香菇、吃鸡、萌新……,在上课的时候用一下,很容易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我有个学生助理跟我开玩笑说,老师你对我们的语言这么了解,是不是个假学生,我当时笑着回答,为了伺候好你们这些真学生,我这个假学生也得好好做功课啊。
让课程落地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应用。要做到这一点,技巧有三个,分别是,第一,演练;第二、演练;第三,还是演练。比如讲面试,那你就给学生一个典型的场景让他们模拟,把各种情景都模拟一遍,演练的过程当中就会把一些真实的问题在课堂上暴露出来,老师再来做点评、指正,这样的掌握才算是落地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会不断的暴露问题,老师需要及时纠正反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对做的好的地方,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理解运用的成就感,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要明确的指出来,告诉学生那种处理方式更好一些,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最后,想跟大家再分享一下我在授课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新的感悟,我认为,要想上好一门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道,即明确教育教学的规律,明确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设计课程环节,而非自己凭空想象。第二,取势,要随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展开,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非曲高和寡,脱离实际。第三,优术,即提升优化教学的技巧和方法,要站在听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非自嗨的表演独角戏。
十六年一线就业工作经验,婷姐说就业,不玩忽悠,只捞干货。本栏目收听方式,在手机软件商店搜索喜马拉雅APP安装后,搜索婷姐说就业关注后就可以永久免费收听。如果您对我的节目感兴趣,请您关注、转发。在听节目的同时欢迎各位留言交流,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再次感谢大家的收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