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治沙铺就繁荣路,民歌唱响幸福音|延安大学“只此青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07月27日 10:43 李兴榆,张丁宜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只此青绿”暑期实践团  点击:[]

为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并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畅享绿色未来的伟大号召。在2024年7月5日至13日期间,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只此青绿”暑期实践团踏入了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深入探寻并了解榆林的防沙治沙以及林业生态工程。

沙漠宛如大自然谱写的无声诗篇,民歌恰似人类心灵发出的的深情吟唱。在贫瘠的沙漠里获取难以绽放玫瑰的娇艳,但并不妨碍雄浑激昂的歌声响彻陕北。陕北民歌使陕北人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质朴、豪放的歌词和独特的旋律,将治沙过程中的艰辛、坚持和取得的成果生动的展现出来,一代代治沙人的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声”生不息陕北情 回味悠长非遗韵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实践团来到了陕北民歌博物馆,旨在领略这片沙漠所滋养出的独具风情的民歌文化。在此之前,实践团队在榆林市开展文艺座谈会与市民一起探讨民歌的力量,积极参与榆林地区的多种文化活动如民歌演出以及治沙主题的讲座等。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陕北文化为核心元素、以陕北民间音乐充当主体,能够反映陕北历史变迁,充分展现陕北历史人文精神,并且集民歌研究创作、培训交流、演艺推广、产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毫无疑问,陕北民歌博物馆已然成为这广袤大漠之上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

图1 实践团于博物馆内第二篇章

在这次调研访谈中,实践团发现陕北民歌博物馆讲解员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从小就在祖祖辈辈耳濡目染的歌声中长大,本身就是陕北民歌这一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参与者与潜在传承人,这些讲解员不仅能用引人入胜的语言向游客宣扬民歌文化,更能亲自表演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歌艺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分别参观了“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满天星星一颗颗明”“信天游永世唱不完”和陕北民间音乐艺术展区、陕北民歌研究专题展区六大板块。通过此次参观,实践团深入了解了陕北民歌的发展历程,包括千百年间响彻秦川沟壑的传统陕北民歌,随着燎原星火逐渐燃遍中华大地的革命历史陕北民歌,以及最后乘着国强民富的时代浪潮传遍祖国四方的新时期陕北民歌。

图2 传唱人歌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在与馆内非遗传唱人交流之后,实践团深切领悟到陕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靠一人之力,而使需要我们年轻一代持久不懈地携手奋进。在鼓励青年一代继承祖辈留下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还应利用现代科技推广陕北民歌及扩大陕北民歌的文化影响力。“只此青绿”团队表示,今后将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使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图3 团队成员观赏博陕北民歌研究专题文献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当今时代,青年乃是新生力量与进步力量的代表,是推动经济建设、促进文化繁荣以及助力社会进步的先锋力量,更是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建设者和传播者。广大青年需深学笃行,积极调动自身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充分展现主动性与创造性,切实发挥生力军和先锋队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之力。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渭水情深,微光筑梦”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条: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赴淅川县博物馆、移民文化苑与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学习伟大移民精神